机关各处室、所属各单位:
《鼓浪屿管委会贯彻落实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》已经管委会领导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遵照执行。
鼓浪屿管委会
2016年3月10日
鼓浪屿管委会贯彻落实
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
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、省委九届十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,推动落实《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纲要》),科学把握鼓浪屿第十三个五年规划,努力实现鼓浪屿的绿色、全面、依法、可持续发展,力争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将鼓浪屿建设成为“美丽厦门精华版”,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争当“五个发展”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。现提出以下意见:
(一)“十二五”时期鼓浪屿发展取得的重要成绩。“十二五”时期是鼓浪屿发展取得重要成绩的五年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鼓浪屿管委会认真落实《美丽厦门战略规划》,全面启动整治提升及申遗筹备工作。发展目标更加明确,提出“文化社区+文化景区”的发展定位,全面清理、叠加岛上现有的51个规划项目,启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,初步实现“规划一张图”。工作运转更加高效,成立鼓浪屿整治提升及申遗工作办公室及其内设机构,理顺管委会内设机构职责、权限分工,完善思明区、鼓浪屿管委会联合运作机制。市容管理更加有力,实现鼓浪屿景区安全管控联动,启动鼓浪屿核心商业街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,“垃圾不落地”、垃圾分类、“无声导览”和“价格信得过景区”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旅游秩序更加优化,顺利完成厦鼓航线调整,实施景区容量测算与游客流量管控,全面实现散客、团队购票实名制,建成鼓浪屿轮渡月(季)票办理审批智能化系统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完成鼓浪屿截污系统工程、第三和第四回电源工程、全岛旅游指示牌建设,完成永春路等道路改造,优化人防工程使用功能。文化内涵更加凸显,建成“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--西洋古文献特展馆”,推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、中国唱片博物馆等落地,举办“鼓浪屿国际钢琴节”、“鼓浪屿四季音乐周”活动,扶持家庭音乐会、沙滩音乐会等群众性活动及本岛文艺团体。法治保障更加完善,推动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《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》、《厦门市鼓浪屿建设活动管理办法》及《厦门市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》。申遗筹备更加扎实,按期上报申遗文本,53个核心要素修缮保养项目已竣工12个。完成《鼓浪屿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实施规划》编制,发布《鼓浪屿申遗文物征集办法》,启动环境整治和搬迁安置工作。这些成绩,为“十三五”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,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二)“十三五”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鼓浪屿整治提升及申遗工作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。从机遇看,全球经济非均衡复苏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。旅游业作为国家“十三五”现代服务业中的重点产业,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。国家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,明确厦门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,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市委、市政府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争当“五大发展”示范市的宏伟蓝图下,提出将鼓浪屿建设成为“美丽厦门精华版”的目标,加大对鼓浪屿的整治提升统筹推进力度,为推进鼓浪屿的保护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从挑战看,“十三五”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、攻坚克难、突破瓶颈的关键期。在经济新常态下,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产业变革突飞猛进,传统以自然资源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优势正在减弱。鼓浪屿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,即如何处理景区与社区、居民与游客、保护与利用等各种矛盾关系,保持鼓浪屿的可持续、协调、科学发展。鼓浪屿管委会只有坚持按照“四个全面”审视和检验工作,进一步解放思想,改革创新,着力转变自身职能实现方式,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,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实现新跨越。践行“五大发展”理念,坚持规划统筹、文化引领、法治保障、发展共享、实干担当、为民服务,是鼓浪屿管委会“十三五”期间的重要任务。
(一)指导思想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对福建、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实《规划纲要》,按照“文化社区+文化景区”的定位,着眼于厦门旅游发展战略及鼓浪屿未来发展空间,推进更深层次的治理改革,形成更加先进的保护模式,实现更高品位的转型发展,将鼓浪屿建设成高尚、优雅、精致的世界级名岛,成为“美丽厦门”的精华版。
(二)主要目标
突显“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社区”一个价值,立足“国际”、“艺术”两个基点,打造魅力四射的国际之岛、艺术之岛。
1.建成国际之岛:打造国际社区,形成人口结构合理、公共服务完善、社会力量活跃的现代社区格局,构建开放、中和、唯美、仁爱的独特社区精神,建成兼具传统积淀与现代特征的中西交流融合的国际社区。打造国际景区,彰显“鼓浪屿旅游”品牌,实现旅游方式智能化、旅游服务精品化、旅游产业高端化,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,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。
2.建成艺术之岛:构建艺术社区品格。鼓浪屿独特的建筑景观、生活形态、遗迹文物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和展示,鼓浪屿多元文化融合的突出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延续和传承,音乐、美术等特色文化归回社区生活,塑造生活艺术化、艺术生活化的独特社区品格。构建文化艺术走廊。形成鼓浪屿独特钢琴文化品牌体系,激活“万国建筑博览会”的多元建筑艺术文化资源,打造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·鼓浪屿园”、内厝澳“艺术西岸”文化艺术交流基地,争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,形成艺术教育、高端展演、深度体验、创意推广、国际交流全方位有机呈现的跨领域、综合性的文化艺术走廊。
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破解治理难题,深化治理改革,实现科学、可持续发展。
——始终坚持创新发展。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鼓浪屿品质的重要手段。注重对接国内外文化遗产地保护发展的先进经验,积极推进机制创新、措施创新、方法创新,努力实现治理方式、服务水平、文化内涵的提升,增强鼓浪屿核心竞争力。
——始终坚持协调发展。把统筹协调作为推进鼓浪屿发展的重要方法。加快完善鼓浪屿“规划一张图”,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监管、响应、调度的载体和平台,创新平安社区和平安景区建设,统筹推进景区治理与社区治理、修缮保护与开发利用,增强鼓浪屿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。
—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。把生态保护作为实现鼓浪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。严守“生态红线”、严格项目审批、严格环境保护,构建统一监管体系,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,积极提倡绿色、循环、低碳的旅游和生活方式,提高鼓浪屿绿色发展指数。
——始终坚持开放发展。把开放包容作为推进鼓浪屿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。突显“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社区”价值,围绕“国际”和“艺术”两个基点,大力引进世界高端音乐、美术文化产业,提升国际钢琴比赛等赛事品牌的国际影响力,扩大对外文化艺术交流,塑造多元、开放、文明的国际社区品格。
——始终坚持共享发展。把居民和游客作为鼓浪屿保护发展的重要主体。坚持“共同缔造”的理念和方法,努力实施景区与社区共建共享工程,推动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,保护街区文化、尊重居民习俗、塑造鼓浪情怀,为居民提供优良的品质生活,为游客提供高雅的旅游体验。
三、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
1.开展发展战略研究。进一步梳理整合鼓浪屿空间布局及旅游发展规划,加快编制《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使用功能规划导则》,依托鼓浪屿空间地理信息系统,建成分层次、分类别、分标准,涵盖不同图层、不同专业的空间规划体系,覆盖鼓浪屿道路、市政、标识、景观、公共服务设施等系统,实现鼓浪屿“规划一张图”;编制区域协调互动规划,研究鼓浪屿与全市、鼓浪屿与鹭江对岸区域的互动关系和旅游休闲一体化发展方案。
2.优化发展空间布局。按照鼓浪屿资源环境承载力、城区现有开放度和未来发展潜力,统筹推进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布局,科学划定景区社区开发边界,确定龙头片优化提升区、内厝片重点发展区、东南部协调发展区、西北部生态保护区等不同主体功能空间布局,构筑科学协调发展空间。实施分区管制、业态指引,将鼓浪屿划分为商业集中设置区、控制引导区和严格控制区,对业态空间分布进行指引,明确禁止、限制、适宜发展的区域和行业。
3.完善综合交通体系。完善鼓浪屿海上交通体系,推动国际邮轮码头厦鼓夜航航线启用,合理引导完善岸线码头与水上巴士交通策划方案,对人流进行合理的疏导和分流,完善游客、居民进出鼓浪屿的交通组织方案。完善岛上交通体系,结合整体规划设置电瓶车专用线路和行人线路,实现人车分离和人流引导,科学规划电瓶车停靠站点,规范场站内车辆停靠秩序,建立智能化车站指示系统,提高公共交通便民度。
4.改造提升生态环境。依托鼓浪屿十字型山体轴、环形滨海岸线、多条山海连通廊的地理特征,对燕尾山、笔架山、兆和山、鸡母山等山地生态公园进行美化,建设山体健身步行系统,开发沿山脊线的新视点;对港仔后、美华、大德记等海滨浴场进行改造提升,加大旅游服务配套,塑造沿海湾线的新景点;对岛上主要道路的绿化养护进行提升改造,实施“花海行动”,鼓励道路沿线居民参与绿化、美化,形成特色街巷的新亮点。
(二)坚持文化提升,实现内涵发展新成效
1.构建一套文化保护体系。抓住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契机,借鉴国际先进遗产保护经验,高质量推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程,全方位完善责任包保、日常管护、联动执法、管理审查和社会监督机制,建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数据库,加强历史风貌建筑修缮技术整理研究,积极探索市场化保护利用新路径,推动成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协会,探索整体形态历史风貌街区和单体形态历史风貌建筑分类保护模式,科学做好文化遗产与时尚文化的有效结合,形成全面、系统、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。实施“全岛博物馆”计划。将重点历史建筑、多国领事馆纳入公共开放的“无墙”博物馆系统,变成活化历史的重要资源;对现有博物馆进行调整提升,促进展馆精品化;增设中国唱片博物馆、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等,构建博物馆文化体系。
2.形成一套文化产业体系。振兴音乐文化产业。推进鼓浪屿音乐厅市场化运营,提升“鼓浪屿国际钢琴节”影响力,积极承办国际性及全国性的钢琴赛事,形成鼓浪屿的钢琴文化品牌体系。开发音乐主题游乐项目,为音乐爱好者打造专项观摩路线,实现岛上处处有琴声的构想。发展视觉艺术产业。鼓励创作鼓浪屿专题的电影、书籍、摄影、美术作品,吸引国际性艺术节、设计周、绘画展等文化艺术盛会,设立高端展示交易平台。创建研学创作基地。加快推进福大工艺美院改造建设工艺美术交流培训基地、原日本领事馆改造建设国际人文艺术高等研究院等项目;引进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在鼓浪屿设立分支机构,邀请知名创作者或创作团队驻岛设立“大师工作室”,举办大家讲坛、学术论坛、画家沙龙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,提高鼓浪屿的文化造血功能。
3.打造一套文化生态体系。大力引进文化艺术人才,探索实行宽严并举的户籍管理政策和居住证制度,实现岛内外差别化的入户和暂住政策,鼓励音乐、美术、文创等领域名人名家和高端人才落户生活创业。大力扶持民间文化社团,鼓励居民自发成立民间音乐社团、诗歌社团等,探索设立鼓浪屿民间文化团体专项扶持基金和“以奖代补”扶持办法。大力扶持群众文化活动,以“音乐让鼓浪屿人回家”为主题,继续举办“四季音乐周”、“国际钢琴节”,鼓励群众自行举办家庭音乐会、沙滩音乐会、庭院音乐会等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。基本保持鼓浪屿每天有小型音乐会、每月都有特色文化活动。
(三)坚持依法治理,实现重点难点新突破
1.打造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。构建规范的旅游秩序,对照国家5级风景区标准,重点开展电瓶车、流浪犬、消费环境、景区安全等8个景区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。整合公安、旅游质监等部门及厦门轮渡公司力量,重点整治轮渡码头、邮轮中心厦鼓码头、嵩屿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无证导游、偷渡私运、“黄牛”倒票等行为;联合组建专门巡查队伍,常态化开展现场巡查和调查取证工作。在三丘田码头、内厝澳码头等游客进入鼓浪屿的主要入口开展定点执法,建立网格化巡查制度。加强对鼓浪屿沿海主要码头、沿岸沙滩、滩涂及水上治安管理,切实做好黄家渡码头“人货分离”和治安管控工作,通过联合执法,加大偷私渡查扣力度,坚决杜绝“黑船”载客和“黄牛”拉客现象。打造诚信的消费环境,创建“价格信得过景区”,在全岛开展“诚信经营明码标价”活动,评选“价格诚信经营者”,承诺13个景点门票三年不涨价,推行“餐前确认制度”,实行诚信“黑名单”制度;组建价格监督志愿者开展义务巡查,鼓励商家协会、商家自律联盟参与自治共管,坚决遏制价格欺诈行为。加大打击假烟销售,采取交叉检查、错时检查、联合检查等措施,确保执法工作全方位、全时段、全覆盖,切实压缩流动销售假烟摊点等的生存空间。
2.打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。加强重点区域整治,根据《鼓浪屿“一环数片”环境整治工作方案》,加强沿环鼓路轴线占道经营、流动摊贩、出租帐篷、板车停放、卫生保洁、无证照相等问题的整治,加强中华路、福州路、市场路、延平公园、街心公园等几个片区内违章建设、无证经营等问题专项整治,以点连线成片提升鼓浪屿市容环境。持续开展卫生保洁、市场监管、家庭旅馆、海上营运、交通秩序、户外广告等9个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。完善长效治理机制。引入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,配合违反景区管理人员“黑名单”制度,从源头上强化鼓浪屿景区违法人员管理;完善网格员管理,组建联合巡查队伍,实行划定区域、定时巡查、错时上班、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,实现市容管控零死角、违法经营零空间、违章违建零增长。完善效能督查制度,将鼓浪屿整治工作纳入市区绩效、综治、文明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,与个人评先评优、效能督查相挂钩,实行奖优罚劣。
3.打造公正有力的法治环境。推进依法监管,加强对《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》、《鼓浪屿建设活动管理办法》、《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》等三部政府规范性文件发布后的实施、审批和依法监管。在鼓浪屿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审批窗口,设立审批事项统一管理平台,与市、区公安、消防、旅游质检、市场监督等单位联动审批。推进执法体制改革,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,探索建立“旅游警察”队伍,整合旅游市场秩序行政执法监管部门机构职能,建立快速高效的“多部门联勤联动、联合执法”工作机制,实现行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的无缝衔接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,加快制定鼓浪屿非户籍人口居住管理、公房管理、权属不明房屋建筑管理等实际需求的专项立法研究。积极争取《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管理条例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特区立法课题,理顺景区管理职能与社区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,构建综合立法与专项立法、景区立法与社区立法相衔接的法律体系。
(四)坚持旅游转型,实现景区管理新提升
1.实现一体化管理。设立全岛旅游综合指挥调度中心,建设岛上执法单位联动对讲系统,增设重点区域可移动监控设备,整合岛上执法单位、景区、码头、沿街商家等监控资源,建立覆盖全岛的监控网络体系,构建集网络集中监控、信息资源共享、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。建立“一站式”游客服务中心,结合航线调整调整游客服务中心至原航海俱乐部,学习“厦航经验”打造窗口团队,为游客提供高品质、多语种、一体化的咨询、导游等综合服务平台。开通“一号式”游客投诉热线,结合新媒体拓展受理渠道,形成集咨询、投诉、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统一受理反馈平台,形成规范化、联动式的投诉件分流处理平台,充分体现方便快捷和优质服务。
2.提升智能化水平。大力推进“旅游+互联网”,加快建设“智慧鼓浪屿”。在游客服务智能化方面,全面铺设语音导览线路,全面推行景点网络购票和电子门票验证系统,引入厦鼓航线过渡人脸识别系统,增设旅游气象信息服务平台,引入智能导游、电子支付等先进服务管理设备,在景区主要路段、节点设置“一牌多用”的智慧导览牌,全面推广景区开放式免费无线WiFi等,提升鼓浪屿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。在旅游监管智能化方面,建立鼓浪屿旅游大数据平台,开展旅游大数据综合分析,实现全岛景点人流动态、游客密度、景区进出游客数量等常态化数据及时准确收集,推进社区服务、景区管理、旅游经济三方面信息数据互通,充分利用大数据研判决策,提升鼓浪屿旅游管理现代化水平。
3.挖掘品质化内涵。打造“鼓浪屿旅游”品牌,推动由“景观游”向“文化游”的转变,深化鼓浪屿音乐之旅、建筑之旅、教育之旅等规划,梳理要素点的文化旅游价值,对其统一包装、统一展示,增设沿线指引标示和街景小品设计,形成由点成线的特色观光游览线路;推动“一般化”向“个性化”的转变,以街巷为脉络,以万国建筑、名人宅邸、申遗核心要素点为文化依托,发展私人订制的体验式旅游项目,为游客设计自由、深度、专属的旅游产品;加快“观光游”向“体验游”的转变,以两岸、婚庆、影视等为元素,结合一年一度的国际时尚周,整合岛上的婚纱摄影、蜜月旅游资源,在鼓浪屿打造“海上花园蜜月婚庆季”等特色主题旅游项目。
(五)坚持治理创新,实现社区景区新融合
1.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。大力培育自治组织,强化居民党小组、党员先锋队表率作用,扶持壮大“厦门白鹭志愿联盟”、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、龙头路商业街自律联盟等现有社会组织,培育成立文创产业类、专业服务类社会组织,创新“软治理”的模式与机制。着力赋权社会组织,进一步发挥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、龙头路商家自律联盟作用,支持其继续实行“黑名单”制度,引导建立诚信经营保证金制度,鼓励开展星级商家评选等活动,加强行业自律管理。健全完善奖补机制,分类设立“以奖代补”项目,细化发动群众共建共管的项目清单,对房前屋后绿化美化、老旧小区门禁改造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项目;对家庭音乐会、文化沙龙等群众文化活动;对志愿者协会、商家协会等社会组织评选等方面加大以奖代补力度,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,让群众共享申遗红利。
2.进一步引导社会共治。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,继续深化“工作坊”制度,针对下一阶段核心商业街区建筑外立面改造和申遗线路整治,继续搭建政府、专家和群众共同商议平台;筹备建立鼓浪屿公共议事理事会,引导居民、商户、驻岛单位、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重要事务的共谋共建共管,激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。鼓励群众参与公共服务评议,继续完善鼓浪屿整治提升监督员制度,优化提升鼓浪屿行政服务中心,完善居民群众意见建议收集、办理、反馈机制,探索建立群众对景区管理机构、执法单位、窗口单位和社区等服务管理工作的评议制度,形成政府与居民的良性互动。形成社会共治共管合力,把老鼓浪屿人发动起来,包括已经搬离鼓浪屿的原住民,让他们参与社区营造、申遗宣传、文化传承;把文化名人发动起来,通过设立“大师工作室”、“名人会客厅”等等,让他们走进社区、融入社区,共同缔造艺术社区;把社会组织发动起来,发挥岛上环保组织、商家联盟、义工协会等力量,让他们参与社会治理,协商共治社区事务。
3.进一步塑造鼓浪屿精神。以“鼓浪情怀”为主题,深入挖掘鼓浪屿人、厦门人记忆,开设老鼓浪屿人讲古角,举办鼓浪屿名人名家文化讲坛,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小型文化沙龙,激发他们欣赏、热爱鼓浪屿的情怀。以“爱岛公约”为主线,推出系列“爱岛行动”,引导居民商家和驻岛单位参与“无垃圾落地、无噪音扰民、无油烟污染、无假冒伪劣”的公共文明准则示范区创建活动。以“回归鼓浪屿”为主旨,加大对原住民创业扶持力度,结合家庭旅馆审批、文化创意产业培育,探索推出“原住民文化深度游”项目,鼓励“鼓浪屿二代”年轻人返岛当导游、做文创,以及开办特色家庭旅馆、咖啡馆;优化提升鼓浪屿家庭综合服务中心,提高特色教育水平,深化“网格医生”服务,拓展“居家养老”服务,探索设立鼓浪屿老年基金,逐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过渡难、物价高等问题,让年轻人回到鼓浪屿,老年人留在鼓浪屿。
1.持续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。坚持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,加强制度化建设,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,不断完善党工委研究鼓浪屿保护发展战略、定期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形势、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,健全决策咨询机制,完善信息发布制度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,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、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,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、懂专业、善治理、敢担当、作风正的领导干部,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加快建立健全能上能下、交流轮岗配套机制。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,严格落实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切实履行“两个责任”和“一岗双责”,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,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,坚持违纪必究、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2.持续发挥管委会的统筹协调作用。在市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及申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,以统一、畅通、落实为目标,进一步规范鼓浪屿整治提升及申遗工作办公室内设机构运转,紧紧围绕整治提升及申遗中心任务,进一步对内理顺内设机构职责、权限分工,对外加强与市直部门和思明区的联动协调,重大问题、重大措施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,坚决贯彻执行市委的工作部署,有效增强鼓浪屿管委会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,提升精气神和执行力。加强统筹协调,保持与市直各职能部门、思明区政府和驻岛单位的沟通联系,加强信息对接,形成合力。树立管委会的主体意识,对凡群众投诉、反映、信访问题,对外先由管委会承接,对内再依职责移送,加快办事流程,方便群众办事,着力打造民众满意的政府机关。
3.持续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。继续以严的态度、严的措施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和干部作风建设,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,全面提升鼓浪屿管委会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和廉洁形象。提升干部服务意识,以打造“鼓浪屿旅游”品牌为目标,规范旅游服务窗口管理,加强鼓浪屿国有核心景点及博物馆人员日常管理,严格落实窗口工作岗位职责,加强服务人员仪容仪表、文明礼貌、服务技能等实务培训,设立奖惩机制,加强效能管理,定期检查监督,强化“人人是景区形象”的服务意识。提升干部担当意识,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制度,制定治庸问责工作方案,组织开展明查暗访活动,对工作中推诿扯皮、执行不力等行为给予效能问责,有力强化干部担当意识。